一、范圍
養老產業是一個公認的朝陽產業,但是養老產業一個業務點比較泛的行業,養老運營包含的范圍比較廣,要根據自身特點和當地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選擇適合自己的細分點。養老產業又是一個長線投資產業,投資養老產業前要做好長期戰斗的準備。
1、以為老人服務行業來分,可以分為養老地產,養老金融,養老健康,養老生活幫助,養老緊急求助,養老旅游,消費養老等。
2、以老人所處的地方分,可以分為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
二、模式
目前我國的養老格局還是9073的格局,90--百分之九十居家養老,7--百分之七位社區養老,3--百分之三為機構養老,根據服務模式類型又可劃分為:
1、居家養老
2、機構養老
3、社區養老
4、地產養老
5、醫養結合
6、旅居養老等
這些養老模式的運營,都需要很好養老軟件支撐,即智慧養老平臺,杰佳通專注于智慧養老平臺研發13年,目前已經滿足99%的養老運營需要。
三、我國養老發展階段
1、2013年前,政府基本在粗框架下提出養老的概念,也沒有任何新形勢下的養老經驗和規劃,在粗的政策下,市場在發展,政府在后面總結:市場發展中遇到哪些問題,走了哪些彎路......;政府建設養老平臺,企業淺介入,結果:政府運營人員沒有壓力和動力,企業參與度不深,效果極其不好。
2、2013年--2016年,政府建設,企業運營。這種模式比前一種有了進步,而且效果稍微完善,但也沒有避免企業套取政府資金走人的現象,為老百姓服務華而不實。
3、2016至今,逐漸轉為政府購買服務為主。企業建設,政府購買服務,政府目前以購買兜底服務為主,兜底對象一般指:
戶籍在本社區年滿60周歲以上的“三無”(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老人。戶籍在本社區年滿6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的特困獨居、空巢家庭老人;年滿6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子女殘疾重病無力承擔贍養義務的特殊家庭的特困老人;戶籍在本社區的8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4、未來發展階段
筆者認為:為了逐步轉為純市場化階段,目前政府對養老企業進行補貼,引領、助推養老市場良性發展,支持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企業快速成長起來,市場培育起來后,政府退居二線,從宏觀上進行監管。所以目前是養老運營企業進入的最佳時機,當市場真正成熟后,再進入已經發展成為激烈競爭市場后,很難成活,特別是中小企業。
掃一掃,獲得最新...
陸續補充,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