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發布養老PPP實施意見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7/8/14 0:00:00
財政部發布養老PPP實施意見 養老需求前景達百萬億
2017年8月14日,財政部、民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關于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進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養老服務業培育與發展,列明了一系列措施規范以及支持養老業PPP模式的發展。
《意見》明確鼓勵商業地產庫存高、出租難的地方,通過PPP模式將閑置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改造成養老機構;支持政府將所轄區域內的社區養老服務打包,通過PPP模式交由社會資本方投資、建設或運營,實現區域內的社區養老服務項目統一標準、統一運營。
同時,財政部將核心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模式,立足保障型基本養老服務和改善型中端養老服務,參與養老機構、社區養老體系建設、醫養健融合發展等養老服務。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由于公立養老機構的公益性,如果沒有政策的支持,社會養老需求和收支就會難以平衡。《意見》的發布,意味著今后政府與社會資本相結合,將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創新模式,是結合我國老齡化現狀和趨勢,利用社會資本提供更多的養老服務,提高服務水平,給老人提供了更多的養老選擇。
養老需求潛力達100萬億
老年人口結構決定養老人才需求,目前我國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2016年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5億,占總人口比重高達10.85%;未來20-30年將進入老齡化加速期,老年人口將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而這一數字在2030年將增長至總人口的25%左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與之相對的,是我國勞動力人口比例的下降,以國際上將15歲到64歲的人口作為勞動人口的標準來計算,2011年后人口紅利下降,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下降。目前,我國的養老方式90%以上都是通過居家養老來完成的,勞動人口比例的下降與人口老齡化將加重養老給勞動力人口帶來的負擔,迫切需求其他模式的養老方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孕育出了“銀發經濟”,將為養老產業帶來長期的投資機會,甚至可能蘊藏的是百萬億級的消費潛力。即使考慮到“十三五”期間我們依然要面臨民眾支付能力不足、“未富先老”等無法回避的痛點,但我國養老產業處于啟蒙期,涉及領域較廣,有待開發空間較大,部分領域也已初見規模,預計2050年市場潛在規模在100萬億元左右。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養老地產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
上一篇:養老產業商機無限,你怎么做?